今年以來,海寧市教育局立足補、育、練、護四環節,暢通引育渠道,重視在實戰中培養優秀人才和業務骨干,讓人才引得進、用得好、上得去。
一是立足“補”。加強與人社、編辦等部門聯動,開通“綠色通道”引進教育人才。通過組團赴高校優先招聘教師、面向全國公開招聘高層次人才等形式,不斷拓寬渠道引進優秀教育人才,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。同時加強宣傳力度,提升人才引進政策,爭取引進緊缺型高層次人才。舉辦杭州師范大學校園招聘會,共招聘19名優秀畢業生;面向全國公開招聘緊缺高層次人才4名;11月份首批招聘優秀新教師44名,其中研究生4名;面向社會招聘共58人。
二是立足“育”。強化人才培養梯隊建設。建立新教師入職宣誓機制,強化使命和責任意識。成立“青年俱樂部”,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沙龍、面對面交流等活動,為青年教師答疑解惑。印發《海寧市名師培育工程管理辦法(試行)》,實施“海寧市名師培育工程”,成立18個名師工作室,大力推動名優教師成長步伐。主動與浙江大學、華東師范大學、杭州第二中學、余杭高級中學等學校開展合作,通過理論培訓、跟崗學習等,帶動名優教師專業成長。開展“名師結對”活動,共結對名師、名校長12人,結對名師工作室4個,聘請長三角地區18位名師作為名師工作室導師,催速名優教師、骨干教師成長。選派名優骨干教師到國內外知名院校進修深造,6名教師參加浙派名師名校長培訓。
三是立足“練”。重視人才“一線”培養,選派優秀骨干教師開展體驗式鍛煉,讓他們在最吃勁崗位練就過硬本領。有計劃地抽調部分有潛力、有發展前途的年輕教師到局機關、鄉鎮及其他單位掛職鍛煉,下任務、壓擔子,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,目前有5位年輕到局機關鍛煉、1位到四川黑水鍛煉。有序開展各類學科教學“攜手”活動、名教師工作室活動、師徒結對活動,全年開展各類活動500余次,進一步提高了教師教育教學水平。扎實有效地開展支教工作,確保高質高量,共選派9位骨干教師赴疆、2位赴川開展支教工作。
四是立足“護”。完善政策、目標、獎勵等人才激勵機制,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。對任期內的名優教師進行考核,發放人才專項獎勵352.65萬元。開展“最美教師”、名優教師、“師德楷模”等評選活動,利用海教講壇、兩微一網、報紙等媒體,廣泛宣講優秀典型和先進經驗,營造尊重知識、尊重人才的濃厚氛圍。
信息來源: 市教育局
【打印本頁】【關閉本頁】 |